当前位置:
首页
> 专题报道 > 自强风彩
自强风采|王景群:以刀代笔,以石为纸,方寸之间篆刻精彩人生
发布日期:2024-04-11 14:22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一把刻刀、一块石印、一双巧手……刀如游龙,石屑纷飞,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就这样诞生了。在邹城孟府,有一处名为“博艺轩”的书法篆刻文创基地,其创办者王景群(原名王景存)以刀代笔,以石为纸,在方寸之间篆刻出了精彩人生。

王景群,1963年出生于山东邹城,现为北京燕京书画社书法篆刻研究员、中国名句印章馆馆长、中外酒文化书画院副院长,济宁残疾人书画家协会顾问等职。师承刘炳森、熊伯齐、李华亭等。偶作诗文。代表作品《中国名句印谱》《洪丕谟书名印谱》《历代名家闲章印谱》与(华东政法大学丁建顺教授)合作并收藏。

在集市与篆刻结缘。1963年,王景群出生在山东邹城北宿镇的一个农民家庭,其兄长王景水在解放泰安战斗中牺牲。在四岁时王景群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,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不幸的家庭“雪上加霜”,为求医治病,父母不惜卖掉了仅有的三间瓦房,但由于受医疗条件所限,最终还是落下了走路跛足的后遗症。

70年代末,中学毕业的王景群,为生机做过豆腐、干过生产队现金保管员,但他明白这些工作并不是他的追求和梦想。一个普通的清晨,王景群像往常一样去北宿镇赶集购置物品,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一位蜷在小凳子上,拿着一把刻刀、一块印石的手艺人吸引了他的注意,他听着石屑剥落的声音,蹲下看得入了迷。回到家后,王景群便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做篆刻。与一脉相承的艺术世家不同,王景群的家族里并没有人接触过这类手艺,但因他自幼喜欢书法,有一定基础,所以他便慢慢摸索,从临摹开始自学。但随着对篆刻的了解越来越多,王景群逐渐意识到篆刻不是简单的依瓢画葫芦,它的背后,还有美术布局等功底。于是为提升篆刻水平王景群开启了漫漫拜师学艺路。

游艺京沪,拜师学艺1984年,王景群入邹城当地有名的孔佩先生门下学习刻字,但不幸的是,二十六天后孔先生突发心脏病去世。为了不让孔先生多年来的心血付诸东流,也为了让自己能继续在篆刻领域攀爬,王景群与孔先生家人商议接手店铺,一边学习,一边经营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刻字铺的生意红红火火,王景群也在城里买了住房,有了家庭和孩子。

但是他并不满足现状,1991年,王景群专程赴京求学拜师著名书法家、中国文联副主席刘炳森先生。然而,拜师的过程并不顺利。由于介绍人中途退出,加上刘炳森事多繁忙,王景群连续等待三天没有见到刘炳森。我当时想法是见不到人我绝不返程王景群坚定的说。几经波折,王景群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刘炳森。经过面对面的沟通,刘炳森被王景群的真诚和坎坷的经历打动,当场表示要给王景群写一幅字。王景群回忆:只说了四个字:室静兰香他连声说好!自此,王景群和刘炳森便结下了深深的缘分,王景群的书法篆刻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高,篆刻功力更趋深厚。近年来,王景群又游艺于京沪两地,先后求教于熊伯齐、李华亭等名师,并得到了他们的指点。

辛勤耕耘,终有收获。多年来,王景群先后在上海创刻了《洪丕谟书名印谱》完成了《历代名家闲章印谱》和《中国名句印谱》《博艺书画印文选》等著作。还曾为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《张延龄手抄孟子》《邹城市书画选》等一百三十余部书籍封底治印。他的作品和事迹还曾在人民网、齐鲁晚报、凤凰网、北欧时报、大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,并多次在政府主导下的书画展览中获奖,比如2012年曾在中国残联“兰亭杯”书法大赛中荣获三等奖,还曾为李肇星、刘炳森、袁熙坤以及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等国内外名人治印。

在这么多荣誉和奖项面前,王景群并没有丢失自我,他常说:“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,很多残疾人因身体原因,就业一直是难题,希望以后可以将书法和篆刻技艺传授给更多残疾人朋友,帮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,掌握一门谋生技能,绽放出独特的光彩。”